上海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 行家智库 > 行家智库
张永岳: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
编辑:gslfcs.com  来源:上海市工商联房地产商会  日期: 2014-1-21

  文/张永岳
  2012年3月,时任副总理的李克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就曾说过,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2012年11月21日,他又在《人民日报》发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文章明确提出:“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2013年3月,“两会”最热的话题之一就是城镇化。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了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并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可见,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大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化率自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12年的52.6%,城镇化率以超过1%的年均速度提升。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促使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带来了重大影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镇化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城镇化质量不高,出现了许多问题。城镇化已经引起国内外广泛的讨论。其实城镇化研究由来已久,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都提到过城镇化问题,国际学术界对城镇化的研究也有数百年的历史。有人就认为,城镇化有三个层次级别的概念,包括城市理念和实践向外辐射、城市行为方式等城市本质特性的强化和人口由农村到城市的迁移。还有人认为,城镇化就是资本的三次循环,即对生产和消费资料、基础设施和物质环境、科教文卫和福利三个层次的投入,并指出资本第二层次的循环是城市发展变化的决定因素。
  诸多研究结果都表明,城镇化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带来了集聚经济。城镇化与人均GDP之间具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产生城市化经济,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哈里斯·钱纳里(H.Chenery)和M·赛尔昆(1975)提出最初的城镇化是由工业化推动的,后来工业化对城镇化的贡献作用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但是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人们的收入增加,城市的集中度先增强后降低。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许多产业集中到沿海城市,此时城市集中度比较高,较高的城市集中度对经济发展是有益的。随着经济总量、人均GDP、出口在GDP的比重等的增加,以及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城市也由集中度高到空间分散,处于前列的几个城市的增长将放缓,但其他中等城市的增长不会放缓。
  城镇是非农业企业区位的点状集积。城镇化中产业发展体现了项目集群优势,集聚导致了城市体系。然后,城市梯度推移是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战略步骤,导致城镇化逐步进行。无论美国或是日本,具有区位优势的基础较好的地区首先开展工业化,促进该区域城市快速发展,城市集中度变大;然后城镇化又逐步向其他地区推移,基础较好地区城镇化进行到一定程度,率先向周边蔓延,形成城市群、都市圈,整个国家内其他地区的也相继形成城市群、都市圈。在整个过程中,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交通网络的完善,都为整个城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国外城镇化的发展路径给我们很多启示。在城市空间格局上,要因势利导,进一步发挥城市的集聚作用;城市体系上,要注重大中小城市的协同效应;空间发展演进上,不同区域的逐步、协调推进;主体行为上,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路径实现方面,要降低城镇化的障碍等。在新的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必须要克服以往的诸多弊端,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路径。党的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中国新型城镇化如何继续往前走,乃是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领域。因此,要选择适合我国国情、地域特色的城镇化路径。
  由于我国国情与美、日、德等其他国家不同,因此,在城镇化路径选择上既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又要探索自己的发展路径。我国幅员辽阔,但发展不均衡,东部经济基础好,发展快,城镇化程度高,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集中度也较大,集聚经济作用明显,现有的城市群正逐步优化提升;我国也正在培育和壮大新的城市群,城镇化呈现向中西部梯度推移特征。因此,从整体而言,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在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群的打造;二是大城市以质量为重点的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三是以中小城市为主的集聚功能的提升与完善;四是直接与广大农村地区联系在一起的小城镇的建设。
  我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结合上述四个层面的城镇化选择合适的路径。我们认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包括:1、因地制宜,以大带小,强化大城市集聚效应。现有布局下仍然要合理地发展大城市,充分发挥大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承载力,由此来辐射、带领小城镇的发展;2、综合布局,点面结合,促进城市群的形成。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布局,形成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结构,在一定的区域内,不仅有中心城市所形成的“点”,而且还要有围绕中心城市的中小城市所形成的“面”,做到优势互补、点面结合,形成城市群、都市圈;3、逐步推进,产业支撑,以城市为先导梯度推移城镇化。我国东部经济基础好,中西部基础薄弱,应有针对性地引导、推动产业向中西部辐射。对此,应在中西部地区原有城市的基础上依次铺开,使这些城市在城镇化中处于先导地位,同时充分挖掘中西部地区的本地资源,使之与一定的产业相结合。这样,有了产业支撑,依靠产业动力来推进城镇化,就可以避免空心城镇化以及去农村化;4、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上”“下”结合推进城镇化。要使城镇化建设顺利推进,应将政府“上”的计划手段和“下”的民间市场力量有机结合。政府必须发挥引导作用,合理规划,消除城镇化的障碍因素,引导产业合理转移,同时在城镇化中要去行政化,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使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5、统筹发展,生态智慧,建立城乡一体的生态智慧城市。城镇化必须是城镇和农村统筹发展,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还要节能减排,集约节约,改善人居环境,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打造智能城市,使城市未来的方向朝着信息化、生态化和高度智能化前进。
  在上述路径的基础上,我国必须找出着力点,推动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对于着力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继续推进工业化,实行新型工业化。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城镇化的核心动力,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我国要继续推进工业化,但要注意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推进结构优化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创新,加快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加快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工业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目前存在着农村各项经济社会事业投入以及农村自身发展的能力不足的现象,导致工农业产品存在有扩大趋势的剪刀差,农村经济落后和分散,因此要加快土地流转,鼓励农地集中,又要推动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在条件成熟地区,有步骤地引导工业向农村辐射和转移,还要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3、以人为本,扫清城镇化进程中的障碍。城镇化进程中应保持物质资源及人力资源的畅通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要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人的城镇化。为此,要加快户籍制度和教育制度改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还要规范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人口流入,加大中小城市的基础设施等的投资,提升人口的吸引力和容纳力,同时做好城镇规划,优化城镇间交通网络。再者提高城镇居民及未入城人员的保障力度。应拓宽保障房形式,强化保障效果,扩大保障房的覆盖范围,对未入城人员要切实保障好他们的权益;4、大力发展教育,提升就业体系。要提倡全民继续教育,加强对农村劳动力及城镇中流动人口的教育支持力度,加大教育投资,加强技能培训,多渠道提高迁移者的素质,增强其在城镇中的适应性,建立就业信息发布平台等统筹城乡的就业管理及服务体系;5、实行节能减排,建设智能、信息和生态城市。走集约、智能、生态的发展道路,强化土地的集约节约,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高效优质、使用灵活的智能化城镇,还要让绿色低碳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和城镇化的驱动力;6、加强公民意识建设,促进城镇文化嬗变。城镇化进程中必须确保文化的不迷失,这样才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为此,必须加强公民意识建设,强化公民的秩序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思想领域的教育,只有这样,人们的思维、意识和观念在城镇化快速进程中才能与社会的快速转变相一致,从而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房地产业作为先导产业、基础产业一定能够也应该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质量在某种程度又取决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覆盖。(作者为华东师大东方房地产学院院长、博导)

 

 ◆ 相关文章 关闭
  • 【喜讯】本会产业分会会长曾朝杰参政议政成果斐然
  • 【喜讯】本会法律分会会长陆国飞、秘书长秦蕊荣登《钱伯斯大中华区指南2024》榜单
  • 【商会新闻】本会受邀参加上海市工商联展览商会第一届第二次会员大会暨“融产业·促发展”第二届会展产业发展论坛
  • 【商会新闻】本会受邀参加“新加坡企业与沪商面对面”交流活动
  • 【商会新闻】第七届城市更新峰会暨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分会2023年会在沪举行 李祥秘书长受邀参会并参加新书发布仪式